找到相关内容1427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最初东来的印度高僧

    表向明帝请愿,想与佛教一比高下真伪。明帝敕令尚书令宋庠,将佛道两教人士引入长乐宫前,下诏宣告:“在元宵日当天,道士与佛教僧侣一起集合在白马寺南门外比试,并先立东西两坛焚经台,以辨各自的神通本事。”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44451358.html
  • 总有一种力量使我们心怀希望

    不可逃矣。以此之,百不失一。”言毕,复转问余北京现时(即1911年——引者注)如何。余答以不知,唯就报章观之,或较庚子前为甚焉。公乃闭目不言,泪沉沉外溅矣。余亦逡巡辞出,乃料理行装作归计。  〔摘自《...

    何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50051394.html
  • 无我与涅槃(下)

    全体而不可分的(nirguna)形而上根源,这个根源有时也等同于涅槃。主张这样观点的人,有时会大胆宣称:佛陀仅否认有分别的自我,并没有拒绝超的自我。对于这个问题,这个小节我们已有回答。  “肯定形而上”极端的第二个类型和前一个类型观点刚好相反,他们坚持涅槃中另有解脱的、超的自我的分别存在。不过留下很多问题没有解释,他们未指明如何能不提经验世界而单提分别?他们也未澄清何以离诸分别(nippapa...

    Nyanapolika Mahathera 译者:张大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83353059.html
  • 炖煌录

    十九年。乌山变白。中不虚遣道士皇甫德琮等七人。祭醮。自后望如雪峰   河仓城州西北二百三十里。古时军储在彼。长城在州北。其城六十三里。正西入碛。前汉所卜置。北入伊州界   炖煌录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3753295.html
  • 舍利

    洁居净室,励心默祷,结果获得一粒舍利,持示孙权,举朝集观,五色灿然。由于舍利的各种奇,引起了孙权信仰佛教,为康僧会修建佛寺,命名为“建初寺”。关于舍利不思议感应的事迹,在佛书里是相当多的。  后来把...

    导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14655638.html
  • 北京寺院文物记(续一)

    北京寺院文物记(续一)  旡畏  十方普觉寺,在西直门外寿安山。寺创于唐,名兜率,元名昭孝,后曰洪庆,寿安,普觉则清怡贤亲王父子重修而赐改也。寺旧有两卧佛,俗呼卧佛寺。前殿者,元英宗至治三年冶铜五十万斤作。设提点所以司营缮。相传清乾隆游幸,疑为金造,于臂凿孔之,白乳喷出,乃崇重不替。后殿者木造,唐制也,庚子之乱,日军辇运回国。胜利后,索取旧物,无人议及,可惜。殿前有唐植娑罗树,心空不死,其旁...

    旡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44356378.html
  • 印明与印信

    种。  印信,即师资和融之称。印即师所授之印明,信即受者信心,决定不改之白净菩提心也。又信凭符契,所以真伪、别正邪也。即受学传法之凭据,如显教受戒以报发给戒牒也。盖以秘密大事,当正觉花台之时,持佛佛...

    熙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41457538.html
  • 信仰与宗教的空间分割

    信仰“语绝于无”的实践方式。迄今为止,这些特点,依然还主宰着中国人的信仰方式。它们在主流意识形态与宗教制度之外,却不与它们发生冲突,并具有千丝万缕的关联。既在宗教制度之外,又具有存在的合法性。它不...

    李向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13359222.html
  • 学佛与审美

    美学主要的研究对象。艺术品有四个基本层次结构:从物质实在层到形式符号层,到意象世界层,再到意境超层。艺术品以审美意象为中心,而意象的升华则是意境,是带有深沉哲思的更高层次。宋代严羽则径直将意境比之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21160344.html
  • 玄奘遗骸考证葬紫阁寺

    参学洛州,后到长安庄严寺修行。为求高师,他辗转成都、扬州、赵州等地,先后师从13名宿。在参学修身中,玄奘“详考其理,觉得其中歧义颇多,而之于佛典,亦隐显有异,无可适从。”因此立志要“一睹明法,了义真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60361210.html